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调查的中国仓储指数,2024年12月份为50.6%,较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
从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期末库存指数有所上升,升幅为1.7个百分点;业务量指数、设施利用率指数、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有所下降,降幅在4和6.5个百分点之间。
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飚认为:12月仓储指数有所回落,主要受业务量增速放缓和预期转弱影响,但综合指数和主要分项指数仍位于扩张区间,仓储业务量继续增长,商品周转保持活跃,库存水平连续上升,企业补库积极性有所提高,显示仓储行业仍保持企稳向好的运行态势。后期来看,天气严寒加之假期临近,终端市场需求趋弱,仓储业务将会呈现一定程度收缩的季节性规律,预计指数短期将面临波动调整。
业务量指数为51%,较上月下降5.5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食品、日用品等品种的业务量指数高于50%,钢材、有色金属、矿产品等品种的业务量指数低于50%。
设施利用率指数为52%,较上月下降4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食品、农副产品等品种的设施利用率指数高于50%,钢材、有色金属、矿产品、医药等品种的设施利用率指数低于50%。
期末库存指数为52.2%,较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化工产品、食品、农副产品等品种的期末库存指数高于50%,钢材、有色金属、矿产品、医药等品种的期末库存指数低于50%。
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为52.2%,较上月下降4.1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钢材、食品、日用品、医药等品种的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高于50%,有色金属、化工产品、矿产品、家电等品种的平均库存周转次数指数低于50%。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48%,较上月下降6.5个百分点。
中国仓储指数调查说明
1.主要指标解释
中国仓储指数体系是一套立足于仓储企业,通过快捷的调查方式,以详实、动态的数据信息,反映仓储行业经营和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求状况与变化趋势的指标体系。
中国仓储指数由期末库存、新订单、平均库存周期次数和从业人员4个权重指数合成。
2.调查涵盖的范围
中国仓储指数体系调查包含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两大类。调查的地区将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和新疆、西藏等)的主要省市和地区。调查的企业主要是为社会提供第三方仓储及配套服务的物流企业。主要是指综合性仓库和专业性仓库。不包括生产企业的自营仓库和用户的自用仓库。
3.计算方法
中国仓储指数由1个综合指数构成和11个单项指数。单个指数采用扩散指数方法。综合指数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方法。
单项指数的计算公式:
即正向回答的百分数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数的一半。
DI=“增加”选项的百分比×1+“持平”选项的百分比×0.5
综合指数的计算公式:
中国仓储指数= 期末库存×30%+新订单×25%+从业人员×25%+平均库存周转次数×20%
顺丰等多家快递公司拒收罗马仕充电宝
1664 阅读王卫、赖梅松等多位快递大佬入围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
1086 阅读仓库通道宽度怎么计算?
1127 阅读Gartner供应链25强十年(2016~2025)演进的洞察
989 阅读京东物流全国首创即时零售“秒送仓”仓配一体服务
939 阅读Temu正式进军土耳其市场 推出“一日达”配送服务
910 阅读亚马逊当日或次日达服务年内扩展至4000个美国小城镇
872 阅读守护车轮上的健康!运满满首站货车司机公益体检活动落地宿迁
836 阅读阿里最新合伙人名单出炉:精简至17人,9人退出,无新增
780 阅读亿通国际针对航运业的碳管理解决方案
751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