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世界充满挑战。疫情仍在继续,俄乌冲突爆发,国际局势更加复杂动荡。本文试图从以跨境数据为主的快递数据中观测各类挑战引发的多重变化。
受春节假期影响,春节期间(1月31日至2月6日),全国入境国际包裹量大幅下降,仅为春节前一周(1月24日至30日)的24%,春节后一周(2月7日至13日)恢复迅速,总量达春节前一周的88%以上。
2022年春节正值北京冬奥会举办,北京1月17日至2月6日持续出现本土确诊病例,且部分市民在京过年,非必要不出京,行业在春运呈节前较为分散、持续低位运行态势,入境国际包裹量达到节前65%以上。上海1月24日和26日各出现1例本土确诊病例,节前春运对外客运规模处于中低水平,入境国际包裹量达到节前60%以上。广州、深圳节前长时间没有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广州地区春运到发旅客量同比增长2.9%,深圳春运前21天累计发送旅客同比增长8.5%,两地入境国际包裹量不足节前20%。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国际包裹业务量发生了变化。发往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的国际包裹量在2月15日至21日一路下滑,仅22日出现一波反弹,随即回落,很快跌破原先最低点位。发往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包裹量也有类似变化,但下滑趋势较为平缓,且2月22日前后反弹的周期更长。这与去年同期发往这些国家国际包裹量持续上升的态势形成鲜明对比。
奥密克戎病毒快速扩散,疫情影响传导到我国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上来。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5%,比2月下降0.7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有所回落。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46.5%,比2月下降1.7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继续放慢。
受各种因素影响,入境国际包裹量也呈现不同趋势。以2月14日至3月20日这5周为例,入境国际包裹量在增长基础上转为持续下降,虽偶有回升,但增幅不足1%。第一周环比增长9.9%,第二周环比下降5.6%,第三周环比下降5.7%,第四周环比增长0.8%,第五周环比下降32.6%。
3月以来,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复杂。入境国际包裹量在持续下降趋势下,3月14日至20日这一周出现大幅下降,环比下降幅度达30%。3月14日后,每日入境国际包裹量环比波动振幅增大,呈剧烈震荡趋势。这一方面是因为每日入境国际包裹量减少;另一方面是受防疫措施影响,部分快递企业暂停进口业务或运输受限。
3月中旬以来,随着各地防疫措施有效落实,此前疫情较为严重的广东等地均呈向好态势。广东作为入境国际包裹量第一大省,疫情态势转好也体现在入境国际包裹量提升方面,3月下旬即实现业务量由降转升。从2月28日至4月3日这5周来看,第一周环比下降14.8%,第二周环比下降10.0%,第三周环比下降44.1%,第四周环比增长14.4%,第五周环比增长10.2%。
但上海疫情仍处于高发期,入境国际包裹量持续呈下降趋势。从3月7日至4月10日这5周来看,第一周环比降低1.9%,第二周环比降低10.6%,第三周环比降低0.9%,第四周环比降低44.2%,第五周环比降低25.1%。
当前,国内疫情防控仍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要求各地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同时,全国正在加快建设统一大市场,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全国快递行业带来了更多机遇,但也将对全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菜鸟全球供应链再升级:亚太仓配网络覆盖10个国家地区
1463 阅读九识、新石器、白犀牛、菜鸟、京东物流、美团、顺丰等布局的万亿赛道,谁将成为“领头羊”?
1302 阅读Gartner供应链25强十年(2016~2025)演进的洞察
1185 阅读王卫1110亿元、赖梅松289亿元、杨绍鹏213亿元、喻渭蛟夫妇176亿元......物流领域最新财富榜出炉!
1086 阅读亿通国际针对航运业的碳管理解决方案
975 阅读公交车送快递,邮政、顺丰、京东物流等巨头纷纷入局
982 阅读看《长安的荔枝》,解密生鲜供应链
864 阅读京东七鲜华北区域覆盖加速,涉及北京、天津、石家庄
807 阅读中国外运33.8亿出售旗下路凯国际25%股权
726 阅读SHEIN半托管在加拿大及沙特站点上线
651 阅读